最新消息
24
2015.12
2011-2013年烏龍新聞統計表


2013烏龍新聞多  落實查證是正辦

(台北訊)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昨天發表2013年烏龍新聞觀察報告,發現近年每逢重大新聞事件,相關的烏龍(錯假)報導便顯著增加,甚且產生「媒體辦案」或「媒體審判」現象,影響新聞品質和媒體公信力甚巨,有待落實查證的基本守則,並恪守新聞專業倫理規範,以改善媒體亂象。

新防會2013年每月記錄台灣主要報紙錯假新聞,扣除未註明政府機構、置入性新聞、中國廣告等部分,並考量當年烏龍新聞的影響程度、涵蓋層面,普遍性等面向,擇其具代表性者,分成十大類型,共選出104則(含更正7則),包括:一、人事新聞烏龍11則;二、重大政策烏龍新聞8則;三、洪仲丘枉死案烏龍新聞18則;四、重大疫情烏龍報導14則;五、政治烏龍新聞4則;六、重大社會新聞烏龍24則(更正5則);、媒體爆媒體烏龍2則;八、藝人烏龍新聞17則;九、外電報導烏龍5則(含更正1則);十.誤植烏龍新聞1則(含更正1則)。(參見附錄:「2013報紙烏龍類型表」)

新防會指出,今年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比往年為多,而錯誤率亦比2012年56則(更正12則)高,也比2011年的43則(更正3則)明顯增多(參見附表),顯見媒體未能落實查證,遵守專業倫理規範,以致新聞品質和公信力雙雙受創,必須檢討改進。

新防會說,在十大烏龍類型中,越是重大矚目新聞,錯誤率越高。不論是重大政策烏龍新聞,如會計法修正案的錯謬事件,或近日被全國教師總工會選出居今年教育新聞榜首的「12年國教變變變」,洪仲丘枉死案、或重大疫情的誇大渲染,乃至震驚社會的八里雙屍命案,或食口安全連環爆事件,或甫被救出平安返台的張安薇在沙巴遭劫持事件等等,都有查證不足,以訛傳訛,淪為積非成是的現象。至於媒體為審先判,以荒誕偵探推理連續鬧劇的八里雙屍命案為顯例,謬誤報導層出不窮,直到士林地檢署偵辦終結,僅起訴被告謝依涵一人;然其餘被只涉案呂炳宏、歐石城、鍾典峰等人則已傷痕累累,媒體應引為殷鑑。

新防會並指出,人事烏龍新聞與往年一樣,舉凡府院的重要人事,各報多呈現「猜謎」臆測情況,以匿名消息來源有誤者居多(含轉述謬誤或傳聞未經查證者),使「報派」成了媒體公信力不足的代名詞,顯與媒體未能建立資深記者制度,及未能建立可靠消息來源人脈(含查證),不無密切關係。就此而言,媒體經營管理實須增加編採部門的投資,甚且效法紐約時報結合網路的經營改革,始能永續發展。
新防會指出,台灣在「9月政爭」到10月「監聽疑雲」的重大政治、司法事件中,政界充斥硬拗惡風;而若干新聞媒體也未能善盡其責,以致編寫流於「主觀建構」,不但模糊了事實真相,衍生負面影響,也帶來誠信危機。再如食品安全的連環爆亦然,其造成社會紛擾不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實有待相關政媒各方反省檢討,以期台灣邁向民主法治健全發展。

新防會說,媒體扮演社會看門狗(watchdog)角色,應讓行政、立法、司法的弊端無所遁形。正如水門案知名記者卡爾‧柏恩斯坦(Carl Bernstein)所說「新聞報導就是一種調查,要能在不疑處有疑,重視新聞的專業和民主核心價值,對事實做詳實核查。」

新防會指出,舉凡涉及重大疫情新聞,不論是H7N9禽流感,或狂犬病毒擴散新聞,或食品衛生安全,查證更是重要。媒體必須虛心求教相關的專家學者,不能只作表象描繪,缺乏調查報導的精神,未能善盡守望、教育、傳播正確資訊的責任,徒然製造恐慌。實務上,許多報導顯不如專家投書,能給予閱聽大眾正確資訊的力量;此恐須加強從業編採人員的科技傳播在職訓練,始克有濟。
此外,媒體對待藝人新聞報導,長期以來總以八卦、內幕、揭隱私、緋聞等為主,一直是影劇新聞炒作的老梗,致使外界產生不良的負面刻板印象。

新防會指出,今年于美人、高凌風的婚姻,就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實不足取。而九月間王菲和李亞鵬閃電離婚之後,八卦傳聞有如電視連續劇,天天上演,並極盡渲染、誇張之能事;光是李亞鵬就有小三、小四甚至小八,還盛傳李與波霸女(小六)共遊劍橋之事,但其實是李亞鵬的大嫂。更荒唐的,傳出王菲誠禮佛3個月叩頭10萬次,逼得王菲出面澄清傳聞既沒有第三者,也不會出家。又如,歌手王力宏宣佈結婚,原是美事一椿,但相關未經查證的八卦、傳聞不斷,王不得已公開替妻子辯駁,更不惜法律途徑解決。

新防會說,除非藝人涉及社會公序良俗,如係婚姻的聚散離合,純屬個人隱私,媒體不能無端牽扯,或捕風捉影,或亂點鴛鴦譜,顛三倒四,反有損媒體公信力。

如今已有相關法令規範媒體(包括「個人資料保護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與新聞傳播相關的重要條文),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亦有補充自律規範的相關條文,而行政院配合聯合國兩公約,更制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草案」等等),媒體自須正視和自律。

新防會表示,今天傳播資訊發達,特別是網路無遠弗屆。無論引用國內外媒體資訊,皆須把關查證,負起社會責任,並非「有聞必錄」,照單全收,反而貽笑大方。「瑪丹娜不甩李安」新聞為例,係引述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引起台灣影迷譁然。經蘋果日報直接連絡李安助理李良山查證,遭否認不是事實:「當天李導演和瑪丹娜相談甚歡,她很仰慕導演,最愛《臥虎藏龍》。」再如中國媒體傳出李安將和阿諾史瓦辛格合拍拳擊電影,對此李安的助理李良山說:「除了題材,其他的相關訊息都是錯的」此對媒體公信力的負面影響,可思過半矣。

新防會說,英國的媒體標準組織(The Media Standards Trust),曾於2009年與業界專家討論所做成的檢討指出,只有7%民眾相信報紙會以負責任的態度報導新聞,認而為報紙「經常明知報導不正確卻照樣刊登」的民眾達到75%此與今年3月美國著名的皮優公民新聞研究中心(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的調查報告(包括552位記者和新聞媒體主管人員,其中40%為全國性媒體工作人員,55%的為地方性媒體工作人員)相較,相去不大。全美對媒體新聞報導的品質表示不滿的,已經不限於公眾,連從業人員亦認為媒體距離公眾太遠,其可信度越來越低。在在值得新聞工作者警惕!

新防會說,「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報導的目標。即便是今天網路、數位匯流的時代,報業的生存發展關鍵,仍在尋回正統最高價值的「可信度」。媒體實應回歸新聞求真求實的核心價值,充分發揮「第四權」的職責和功能,積極維護民主自由人權,豐富讓人信任的新聞素質內容,才是正道,才能贏得社會信任和尊敬!

新防會長年觀察新聞媒體專業表現,從2006年元月起逐月記錄主要報紙(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聯合晚報)錯假新聞,比較其新聞處理,大致以有無檢具消息來源?是否落實新聞查證?實質平衡報導與否?新聞編寫是否公正客觀真實?及有無善盡媒介責任?包括新聞倫理道德規範在內等為觀察標尺。
 
 
  
附表
2013年烏龍新聞統計表
則數
報名
2013年烏龍新聞
入選則數
備  註
(有更正者)
中國時報 35 2
聯合報 23 4
蘋果日報 23 1
自由時報 13 0
聯合晚報 10 0
合計 104 7
 
◎入選2013烏龍新聞則數,依序為:中國時報35則(含更正2則)、聯合報23則(含更正4則)、蘋果日報23則(含更正1則)、自由時報13則、聯合晚報10則,合計104則。更正7則。
 
 
 
2012年烏龍新聞統計表
則數
報名
2012年烏龍新聞
入選則數
備  註
(有更正者)
中國時報 19 2
聯合報 14 1
蘋果日報 13 7
自由時報 7 2
聯合晚報 3 0
合計 56 12
◎入選2012烏龍新聞則數,依序為:中國時報19則(含更正2則)、聯合報14則(含更正1則)、蘋果日報13則(含更正7則)、自由時報7則(含更正2則)、聯合晚報3則,合計56則。更正12則。
 
2011年十大烏龍新聞統計表
則數
報名
2011年十大烏龍新聞事件入選則數 備  註
(有更正者)
中國時報 15 1
聯合報 11 2
蘋果日報 8  
自由時報 5  
聯合晚報 4  
合計 43 3
◎入選十大烏龍新聞則數,依序為:中國時報15則、聯合報11則、蘋果日報8則、自由時報5則、聯合晚報4則,合計43則。更正3則。
 
 
 
 
新防會新聞觀察報告主持人:呂一銘(前國營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手機 0912270986